芜湖古城老东门回来了!“宣春门”即将建成,你期待嘛
芜湖古城宣春门复建即将完工https://pic.app.51minsheng.com/forum/20230107092231front2_1_149356_nhy6-qfkHu4bW-ISfRzmxWTxw446_with_logo.mp4?677
宣春门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年(1575年),后几经兵火浩劫,毁于战事。如今时隔多年,她再次立于芜湖古城东方,虽属仿制,但因是用古城拆迁时积攒下来的地道的古砖、古石、古瓦建设起来的,从精髓到外形都是原汁原味的古城风貌!
其实,早在明朝之前,芜湖就已经十分繁华。在南唐时,芜湖就已有“楼台森列、烟火万家”的景象。在宋元时,芜湖商业开始蔚然成风,凸显出工商重镇的雏形。但是元朝末年,天下大乱,烽烟四起,一度被誉为“江左壮县”的芜湖也遭遇了灭顶之灾,城垣几近废毁。明初,朱元璋定都南京,实行“堕城罢戌与海内休息”的政策,规定“故邑非郡者不城”。当时芜湖为太平府属县,府治在当涂,所以没有恢复城垣建设,如此一等就是200余年。
到了明嘉靖年间,倭寇肆掠东南,芜湖也在倭寇侵略范围之内,流毒甚深。之后,嘉靖和万历年间,芜湖县衙府库两次被盗,损失颇重,所以,在芜湖民众的强烈请求下,万历三年获允重建城垣,并费时六年乃成。宣春门名字的由来源于《舆地纪略》中的记载:“宣春城在芜湖”,这可能是芜湖最古老的城名之一。故明代万历年间,芜湖兴建城垣时,将古城的正东门命名为‘宣春门’。
芜湖古城的城垣建成之后,时任兵部左侍郎的汪道昆曾作《芜湖县城记》,勒石立于东门城楼,即宣春门城楼。
来源:芜湖民生网航拍、民生网综合整理 期待早日能参观 很期待 很期待 很期待 很期待 很期待 很期待 以前的老东门十字路口,自然历历在目 现代的看多了,看看古代的